TPP协议当中美国的姿态是遏制中国和侧面包抄多边贸易谈判双重目标,并非是要推进现有的贸易区域化进程。因为与中国一样,任何一个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都不能满足美国对贸易的需求,只能靠世贸组织[微博]。它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,不是要取代多边自由贸易,而是要师法1990年代《北美自由贸易协定》侧面包抄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之故智,侧面包抄多哈回合谈判,使之更符合自己的意愿。典型如“竞争政策”议题没有纳入多哈回合,但纳入了TPP。
钟伟:在TPP取得实质性进展之后,TTIP有可能受到TPP的激励而获得更多的进展。如果TPP和TTIP都能够在未来数年内取得比较好的运作效果,那么以美国主导的区域化贸易和投资安排会对已有的WTO框架产生怎样的影响?
何帆:区域贸易协定可能会促进多边贸易协定,但也可能会对多边贸易协定带来负面冲击。目前来看,美国试图以TPP、TTIP取代WTO的意图较 为明显,因此区域贸易协定可能会对多边贸易协定的合法性带来冲击,特别是在WTO本身的谈判决策机制存在较大的缺陷,目前又深陷多哈回合谈判始终未能取得 进展困境的情况下。这也是导致很多国家将更多精力投入区域贸易谈判的原因。TTIP与TPP相比,谈判难度更大,预计短期内不会有实质性的进展。投资争端 解决机制的争议较大,即使在TPP成员国内部也有较大的分歧,美国的模式未必是最优。这一方面的国际规则仍在摸索之中,尚未完全成型。
梅新育:我认为会起到侧面包抄世贸组织的作用。回顾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与乌拉圭回合进展,我们可以看到:乌拉圭回合谈判于1986年启 动,1991年2月日内瓦乌拉圭回合终期会议磋商续会破裂。同月,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宣布将要启动,并于该年6月开始谈判,于1993年12月签署协 定,1994年正式生效。随后签订的《乌拉圭回合最终文件》,纳入了《北美自由贸易协定》的许多内容。
钟伟:中美之间存在着长期的贸易不平衡。有许多研究者认为,这主要是由于美国对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等出口存在诸多限制造成的。那么TPP和 TTIP在今后又会对中美之间的贸易关系产生怎样的影响?中国应该怎样去应对?是加大对外开放?还是改善“10+3”的框架和中欧经贸合作?或者是中国在 WTO未来多哈回合推进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?
何帆:中美之间的国际收支失衡,最主要的原因是国内宏观经济失衡,即我们经常讨论的中国的储蓄率过高,消费率太低,而美国的储蓄率太低,消费率 太高。TPP会加剧中美之间在贸易规则制定方面的分歧。对中国而言,多边贸易规则始终是最优选择。中国应采取更为积极的态度推动WTO的谈判和改革。在区 域贸易谈判方面,区域自由贸易区的范围越广,对中国越有利,因此中国应努力促使TPP、RCEP等区域贸易谈判遵循WTO规则,而且最终应趋同而非分化。 覆盖亚太的FTAAP应该是优于TPP和RCEP的选择,中国应成为维护经济全球化、推动全球贸易振兴的主导力量。
梅新育:中美贸易不平衡的最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两国国民“储蓄-投资”机制不平衡,最终只能是美国以贸易逆差形式进口中国的国民储蓄,弥补其储蓄 与投资之间的缺口。这个特征改不了,中美贸易不平衡就无法根本扭转。TPP和TTIP的最终影响恐怕很难降低美国贸易逆差,因为越南、马来西亚等国出口最 终成品都离不开中国的中间投入品和设备。
中国应对TPP应秉承以下原则:首先,要重视,但不宜反应过度,因为TPP对中国的实际冲击有限。其次,要重视TPP框架下某些TPP成员国之 间不同派别力量此消彼长的变化趋势。第三,很多TPP成员国和其他国家并不想在中美之间两选一,而是两头下注,以谋求中美的最好出价。所以,我们才会看到 日本、澳大利亚、新西兰、东盟四国同时参加了TPP和中国主导的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》(RCEP)。对这些国家应強化合作共赢。第四,对中国而 言,最好的选择不是加入TPP,而是加快推动RCEP,形成TPP与RCEP并立、开放性竞争的局面,然后在此基础上实现亚太自贸区。
钟伟:TPP和TTIP是解决目前全球贸易和投资增长低迷的药方吗?如果不是,为了推动更开放的全球贸易和投资体系的发展,中国和美国应该如何相向而行,采取怎样的多赢措施?
何帆:TTP和TTIP是国际贸易规则的改写,势必会引起各国竞争势力和利益的调整,是一次规则改变引起的洗牌。TPP和TTIP本身无法促进全球 贸易的振兴。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国际贸易的发展低于全球GDP的增长,有需求相对低迷的原因,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原因,有技术进步带来需求结构变化的原 因,也有贸易信贷萎缩的原因。因此要推动全球贸易的健康发展,就需要从这些方面着手。国际贸易规则的改革,最佳选择仍然是在WTO谈判的框架之内,辅以区 域贸易谈判和专题贸易谈判,比如关于服务贸易、政府采购等的谈判。
梅新育:如果不能推进世贸组织多边自由贸易,而是搞成了排斥中国这个世界第一贸易大国的区域性安排,这不能称之为良方,但这种概率并不低。最终,我认为还是要推动世贸组织加快多边自由贸易进程。